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於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任院長,梁思禮負責飛彈控制系統研究。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太空太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於1956年10月8日。

中國航天歷經了國防部五院、七機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兩大集團公司等體制變革,打造了具有戰略意義的高科技產業,培育了一支英雄的隊伍。

取得成績

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仿製的近程地地飛彈——“東風一號”發射上天。隨後,中國開始自行設計飛彈。

1966年,中近程飛彈“東風二號甲”完成兩彈結合試驗,打破了大國核壟斷。

1970年4月24日,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一曲“東方紅”,宣告中國進入航天時代。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往返太空,成為首位叩訪太空的中國航天員。

2007年10月24日,中國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準確入軌,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奔月的夢想。

社會意義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創建。

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英明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廣大航天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用智慧和汗水鑄就了以“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為代表的輝煌成就,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