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妙樹

七寶妙樹

七寶妙樹,全稱為七寶妙刷樹,是西方二教主準提道人以其本體西方庚金菩提結合金、銀、琉璃等七寶煉製而成的證道法器,號稱“無物不刷”,在封神戰役中曾兩次刷斷了通天教主的寶劍,是先天十大靈寶之一。七寶妙樹是屬於先天十大靈寶之一,也就是先天地而生的寶物,即在盤古開天地這前已有的靈寶。他比接引更開明,也多次幫助闡教解危難。七寶妙樹是準提道人用七種珍寶(金~銀~琉璃~玻~硨磲~赤珠~瑪瑙)煉製而成,而此寶在封神戰役中曾兩次刷斷了通天教主的寶劍.

基本簡介

七寶妙樹乃是西方二教主準提道人以其本體西方庚金菩提結合金、銀、琉璃等七寶煉製而成,為準提道人的證道法器。號稱無物不刷,全稱為七寶妙刷樹。

封神榜中的七寶妙樹主人是----準提道人: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來到東土度化有緣人。他比接引更開明,也多次幫助闡教解危難。可以說是二道皆通。他手裡的加持神杵和七寶妙樹真可謂是法力無邊。通天教主曾兩次敗在準提之手。七寶妙樹是準提道人用七種珍寶(金~銀~琉璃~玻~硨磲~赤珠~瑪瑙)煉製而成,而此寶在封神戰役中曾兩次刷斷了通天教主的寶劍.

七寶妙樹七寶妙樹

一說“七寶妙樹”乃是準提道人本體所化,屬於先天十大靈寶之一,也就是先天地而生的寶物,即在盤古開天地之前已有的靈寶。

七寶

梵語sapta ratna^ni。即七種珍寶。(一)又稱七珍。指世間七種珍貴之寶玉。諸經說法不一,阿彌陀經、大智度論卷十等謂七寶即:(一)金。(二)銀。(三) 琉璃,又作琉璃、毗琉璃、吠琉璃等。屬青玉類。(四)頗梨,又作頗胝迦,意譯作水精(晶)。指赤、白等之水晶。(五)車渠,又作硨磲。經常與碼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類。(六)赤珠,又稱赤真珠。(七)碼瑙,深綠色之玉,但異於後世所稱之碼瑙。法華經卷四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為七寶。〔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無量壽經卷上〕(參閱‘寶’6737)

(一)七種珍寶,又稱七珍。即金、銀、琉璃、玻璃、硨■、赤珠、碼瑙。此七寶之名出自鳩摩羅什譯的《阿彌陀經》,而玄奘譯《稱讚淨土經》則稱此七寶為金、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濕摩揭拉婆。此七寶之名,古代諸經論之譯名頗有異同。茲以《無量壽經》為例,將漢、魏、唐、宋譯本之譯語對照如下∶

┌——┬——┬——┬——┬——┬——┬——┬——┐

│ │ 金 │銀│琉璃│ 玻 │硨磲│赤珠│ 碼 │

├——┼——┼——┼——┼——┼——┼——┼——┤

│ 漢 │ 金 │銀│琉璃│水精│車渠│珊瑚│琥珀│

├——┼——┼——┼——┼——┼——┼——┼——┤

│ 魏 │紫金│白銀│琉璃│水精│硨磲│珊瑚│ 碼 │

├——┼——┼——┼——┼——┼——┼——┼——┤

│ 唐 │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 碼 │

├——┼——┼——┼——┼——┼——┼——┼——┤

│ 宋 │黃金│白銀│ 璃 │頗梨│硨磲│真珠│ 碼 │

└——┴——┴——┴——┴——┴——┴——┴——┘

此外,《法華經》卷四〈寶塔品〉及《佛地經論》卷一所載,則將七寶中之玻璃,代以玫瑰(karketana)。

⑴ 金(suvarn%a)∶指黃金。又稱為紫金。梵名蘇伐刺那(修跋拏),譯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讚嘆佛身端嚴時,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語。《翻譯名義集》卷三引真諦之釋,舉出金之四義(大正54·1105b)∶‘(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淨、我、樂四德耳。’

⑵銀(ru^pya)∶指白銀。

⑶琉璃(vaidu^rya)∶又作毗琉璃、吠琉璃耶、鞞頭黎等。譯為‘青色寶’或‘不遠’。是一種類似玉的寶石。中國、日本常有人誤以為是有色玻璃。此詞古來多作‘流離’,後代在使用時都加上玉偏旁。《慧琳音義》卷一(大正 54·317b)∶‘須彌山南面是此寶也。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釋髻珠雲是此寶,天生神物,非是人間鍊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

⑷ 玻璃(sphat!ika)∶即水晶。又作薩頗胝迦、颯頗置加、塞頗胝迦、頗梨等。《慧琳音義》卷四(大正54·330b)∶‘古譯雲是水精,此說非也,雖類水晶,乃有紫白紅碧四色差別,瑩淨通明寶中最上。紅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淨無瑕點,雲是千年冰化作者謬說也。’

⑸硨■(musa^ragalva)∶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華經玄贊》卷二(末)雲(大正34·685b)∶‘車渠梵雲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後世將白珊瑚及貝殼製成之物,稱為硨渠。

⑹ 赤珠(lohitamuktika)∶即赤真珠。《大智度論》卷十雲(大正25·134a)∶‘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蛇腦中。’《佛地經論》卷一雲(大正 26·293a)∶‘赤蟲所出,名赤真珠,或珠體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則指珠之稍帶赤色者。純赤色之真珠極其難得。

⑺碼瑙(as/magarbha)∶此物並非今人所稱之碼瑙,而是翠綠玉或帶有深綠色光輝的寶石。

(二)總稱轉輪聖王所擁有之七種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又稱主藏寶)與主兵臣寶(將軍)。〔長阿含經卷三、舊華嚴經卷四十三〕(參閱‘轉輪聖王’6624)

佛典中常記載在理想國王(轉輪聖王)出現時,會有七寶自然出現,以輔助該王教化百姓,行菩薩道。此七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等。

⑴ 輪寶(cakra)∶《長阿含經》卷十八曾提及轉輪聖王的七寶與四神德。謂轉輪聖王出世,於十五日,月滿之時,沐浴香湯上高殿,與婇女共相娛樂,其時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輪徑丈四,王召四兵禮此金輪寶,隨所願求向東,輪寶即向東轉,轉輪王率四兵隨之,金輪寶前有四神引導,輪寶止時王駕亦止。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皆捧珍寶以示歸順。余南、西、北三方亦如是。

⑵象寶(hasti)∶指白色六牙象。清旦乘之周行四海,食時得還。

⑶馬寶(as/va)∶指紺青色有象力之駿馬。能飛行,與象寶同為轉輪王之乘駕。

⑷珠寶(man!i)∶指寶珠。有光明照王宮內,夜中置於高幢上,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作務,以為白晝。

⑸玉女寶(stri^)∶指美女。顏色從容,面貌端正,冬則身溫,夏則身涼,舉身毛孔出旃檀香,口出優缽羅花香,言語柔軟,舉動安詳。

⑹主藏寶(grahapati)∶指寶藏自然財富無量。地中伏藏有有主與無主;若有主則擁護之,無主則取之供王用。此寶在其他經論中,另有作‘主藏大臣寶’者,或‘居士寶’者。

⑺典兵寶(parina^yaka)∶指智謀雄猛英略獨決之掌兵大將。《大寶積經》卷十四雲(大正11·78c)∶

‘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曰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有八角。五曰玉女後,口優缽香,身旃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如是大聖、菩薩大士,以七寶現於世時,自然道寶現於世間。’

〔參考資料〕 《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起世因本經》卷二;《輪王七寶經》;舊譯《華嚴經》卷四十三;《長阿含經》卷一、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卷七、卷十三、卷十八;《中阿含》卷十一〈七寶經 、卷十三〈說本經〉、卷三十〈教曇彌經〉。

參考文獻:《佛學大辭典》

相關來歷

七寶妙樹是屬於先天十大靈寶之一,也就是先天地而生的寶物,即在盤古開天地這前已有的靈寶。而根據《封神演義》描述七寶妙樹主人是準提道人,西方教二教主。

第七章[到第二十章[分卷閱讀]

* 第七章 須彌山整頓事件

* 第八章 七寶妙樹的奧秘

* 第九章 入五莊觀見鎮元

* 第十章 求地書以改地脈

* 第十一章 西方的整體規劃

* 第十二章 鎮元子斬屍成準聖

* 第十三章 隨身藥田的建立

* 第十四章 千湖世界的產生

* 第十五章 洪荒勢力的劃分

* 第十六章 準提的行動規劃

* 第十七章 快樂的採藥童子

* 第十八章 道濟的產生過程

* 第十九章 道濟之後是彌勒

* 第二十章 洪荒大戰將爆發

第二十一到第四十章[分卷閱讀]

* 第二十一章 接引準提訪巫族

* 第二十二章 入巫族求煉體術

* 第二十三章 離開巫族游不周

* 第二十四章 不周山上見女媧

* 第二十五章 死皮賴臉留法寶

* 第二十六章 入幻境而遇危險

* 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隨風而去

* 第二十八掌 隨風而去心病除

* 第二十九章 離開不周去崑崙

* 第三十章 崑崙山上見三清

* 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真正大戰

* 第三十二章 不打不相識之意

* 第三十三章 在崑崙山的日子

* 第三十四章 崑崙山尋寶活動

* 第三十五章 崑崙山學習生涯

* 第三十六章 正式開始的學習

* 第三十七章 圖謀三族的寶貝

* 第三十八掌 還在內斗的三族

* 第三十九章 龍漢初劫的序幕

* 第四十章 眾人圖謀的開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