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

《清朝的皇帝》

《清朝的皇帝》,作者:高陽,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1日出版。本書是高陽筆下膾炙人口的名著,勾輯了愛新覺羅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歷代皇帝的相關史實。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清朝的皇帝清朝的皇帝

作者:高陽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6-1
版次:1

頁數:954

字數:810000

印次:1

ISBN:9787563374922

圖書看點

首席歷史小說家,品清朝之巨筆。

以清朝而言,創業時期自太祖至世祖,大致皆為貴族結合知識分子操持國事。至康熙朝則充分尊重知識分子,且無中外滿漢之畛域,故能成其媲美文景之治。雍正、乾隆、嘉慶亦然,但以在上者好尚、能力之不同,因而知識分子所能發生的作用亦有差異。

有清國勢之衰,肇端於乾隆末年,漸顯於嘉慶中期;而大著於道光一朝。嘉慶仁厚有餘,才智不足,以致雍乾兩朝久受抑制的貴族漸有干政的傾向。此種傾向至道光朝益見明顯,而致命傷則以宣宗資質愚下,近似崇禎,乃發生假知識分子與才足以濟其惡的小人相結,排斥正統知識分子的現象。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陽筆下膾炙人口的名著,勾輯了愛新覺羅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歷代皇帝的相關史實。據高陽的論點,清朝的皇帝,平均要比明朝的皇帝好得多。可惜雍乾兩朝的許多史實已不可知,倘或辛勤搜求,細心爬梳,也許有少數皇帝,尚須重新評價。

高陽批覽清史,將皇帝、后妃、太監、王臣、百吏等一一道來,興廢得失,盡顯清代大歷史。結合曆代王朝,高陽指出三條法則:一是歷史的重心在民生及經濟,而經濟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勢力,此勢力如為高級知識分子組成,必開一代之勝運,否則就會出現危機;三是王朝亦如自然人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過程中,休養生息,作育人材,培養了生機,就會出現中興之局。

作者簡介

高陽(1926—1992),台灣著名歷史小說家,本名許晏駢,出身於浙江錢塘望族。一生著作有九十餘部,其中《李娃》、《慈禧全傳》、《胡雪岩》、《乾隆韻事》等著作確定了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其作品暢銷幾十年,雅俗共賞。有人以“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來形容高陽作品的受歡迎程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