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尼卡》

《戈爾尼卡》

《戈爾尼卡》(1950)表現了畢卡索創作名畫《戈爾尼卡》以及其他反法西斯繪畫作品的經歷,如同一則關於西班牙內戰的報導。

基本信息

電影短片

電影短片《格爾尼卡》電影短片《格爾尼卡》

簡介

以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的繪畫作品為主要影像素材控訴了“格爾尼卡大屠殺”。1937年4月26日正午,正是西班牙北部小鎮格爾尼卡逢集的日子,熱鬧的集市上人群熙來攘往。這時,誰也沒想到大批德國轟炸機正在蜂擁而來。經過三個半小時的狂轟濫炸,這個傳統的小城變成了一片瓦礫,2000多位平民葬身火海,這就是西班牙歷史上有名的“格爾尼卡大屠殺”。

幕後花絮

電影短片《格爾尼卡》電影短片《格爾尼卡》

1937年西班牙內戰其間,德國戰機應西班牙國民軍政府的要求,向巴斯克城市格爾尼卡勐烈轟炸,造成嚴重傷亡。畢卡索激於義憤,繪畫了這有如煉獄般的慘狀,著火的房子,驚惶失措的人畜,嚎哭的喪子之母,控訴著戰爭的殘暴。為此,畢卡索與獨裁者佛朗哥決裂,流亡至巴黎,老死不還鄉。這幅畫原本收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佛朗哥Franco死後,遵畢卡索遺言重返故國。

1936年,畢卡索擔任共和政府任命的普拉多美術館名譽館長期間,為保護藝術珍品,作出了自己的貢獻。1937年初,他創作了蝕刻畫《佛朗哥的夢和謊言》。這是一組連環漫畫式的版畫,共有18個畫面,另加一首隱晦的、醜化佛朗哥的題詩。畫家通過出售這組畫的複製品將售款捐作共和政府的救濟金。就在創作這組作品時,發生了"4月26日事件"。因此,這組畫中的最後4個畫面,與日後創作的Guernica《格爾尼卡》有關密切的聯繫。

組畫中的公牛在最後的畫面中,抵傷了象徵佛朗哥的馬形怪物。該組畫被複製後,法國當局作為宣傳品,用飛機將其散發到了佛朗哥佔領區。在此前不久,畢卡索曾受委託為普拉多美術館創作一幅大型壁畫,作為該年夏季在巴黎召開的萬國博覽會中西班牙館的裝飾畫。在他還未構思的時候,發生了駭人聽聞的"4月26日事件"。這就是德國法西斯的空軍,悍然轟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造成了和平居民的傷亡。當這一訊息傳到巴黎後,憤怒的畢卡索懷著"對那把西班牙沉浸在痛苦與死亡的海洋中的好戰集團的厭惡和鄙視",立即以這一事件為題材,只用了6個星期的時間,於6月5日創作完成了351×782釐米的巨幅壁畫《格爾尼卡》。

該畫以後期立體主義語言表現了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鞭韃了法西斯。該畫在巴黎亮相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1938年,它還在挪威、英國、美國等進行了巡迴展出。在德國佔領法國期間,畢卡索不向德國法西斯低頭、不為利誘所動,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表示以自己的繪畫作為『抵抗和打擊敵人的戰鬥武器』。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本片首先使用大量照片作為背景資料,對這個歷史事件進行陳述和回顧,然後重點通過畢卡索的幾幅以格爾尼卡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尤其是那幅成為世界反戰名畫的《格爾尼卡》,控訴了這場針對手無寸鐵的平民施行的大屠殺。此外,本片還引用了法國著名詩人保羅·艾呂雅的詩歌作為解說,增添了控訴法西斯暴行的力度。

關於導演

該片是法國電影導演阿蘭·雷乃的作品。阿蘭·雷乃於1922年6月3日生於瓦訥。1943年畢業於法國高等電影學院。1948年拍攝了短片《梵谷》,此後接連拍攝了幾部紀錄片,顯示出他的才能。新浪潮電影崛起後,他是左岸派的領袖之一。他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是新浪潮的代表作,也是現代電影經典之作。50年代,他的重要影片有《高更》、《戈爾尼卡》、《雕像也在死亡》《夜與霧》《世界的全部回憶》等;新浪潮電影退潮之後,重要作品有《穆里埃爾》、《戰爭結束》、《遠離越南》、《我愛你,我愛你》、《上天意志》、《我的美國叔叔》、《死之戀》。

影片賞析

電影短片《格爾尼卡》電影短片《格爾尼卡》

在法國左岸派電影的領軍人物、著名電影導演阿倫·雷乃一生所拍攝的電影中,有兩部是占有經典地位並是最值得稱道的:一部是與新小說的代表性人物羅伯·格里耶所合作的標準長片《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由羅伯·格里耶編劇,雷乃導演);另一部則是僅有17分40秒長度的以畢卡索的同名作品所拍攝的短片《格爾尼卡》。

這兩部在世界電影史上占有著十分顯著地位的電影,皆是沒有任何色彩的黑白電影。在彩色電影已成世界電影主流的情勢下,阿倫·雷乃簡直就是一個刻意摒棄色彩、回歸陰陽之存在本質的黑白大師,除了上述兩片外,雷乃的另外幾部片子也都是黑白的,如《梵谷》《夜與霧》、《廣島之戀》等。此前,阿倫·雷乃在電影語言上的創造性與實驗性,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電影大家——比如伯格曼、塔爾科夫斯基、黑澤明、波蘭斯基、庫布里克、馬丁·斯科塞斯等——可與之比肩,其電影中影像語彙的顛覆性之強、貴族味之濃、抽象性之甚、哲學感與形而上色彩之鮮赫,使得他的這兩部一長一短的代表作,足可化為電影史的永恆經典。阿倫·雷乃的電影,兼具伯格曼的幻覺色彩、塔爾科夫斯基的朦朧詩意、黑澤明的超現實精神、波蘭斯基的悲劇意謂、庫布里克的冰冷理性、馬丁·斯科塞斯的神秘宗教情懷、愛森斯坦的戲劇性光影、艾倫·帕克的癲狂意念、戈達爾的顛覆衝動、賈曼的死亡感知的多重風格表征,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種冷峻而陰鬱、迷幻而頓挫、艱澀而深邃、抽象而分裂的誘人無比的電影語風。其電影語言酷似一個太極推手之高手的超秒表演,在沉靜而酣漫的身體動律與意念狂舞之不息交織中,時而會爆發出異乎尋常而又難以承受的驚人力度。同時,其電影語風,又恰似一種漫步於幽林中的老虎之形影:在一直瀰漫著的看似輕柔的某種幻覺效應中,時刻可能會釋放出強大的能量!

當然,在這個意義上講,塔爾科夫斯基的電影語言與這種情形相似,但不同的是,塔爾科夫斯基在籠罩其大部分影片的陰鬱而迷幻的調子中,主要習慣以詩或哲學語句的聲音形式,而較少以純畫面的形式來及時給出或撞擊出一些力量性的東西,一些震盪性的東西。即使他偶爾也用畫面的形式,比如偶爾也執迷於以黑白畫面的形式來增強其影像肌理與表達力度,但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詩韻的補充。假如不懂俄語甚至也不諳西語的話,或假如我們讀到過更有水平的俄語詩句或哲理語句,同時又體味過更具挑戰性的精神孤旅的話,那么,塔爾科夫斯基的結構散亂、精確性與確真度錯位於希臘精神的一系列的電影,將只能是一種冗長而令人難以忍受的東西。

而阿倫·雷乃則不然,他只習慣並鍾情於以確鑿而奇異的畫面說話,以意念性的剪輯來煥發和綻現足以衝擊我們的視界,進而足以衝擊我們心靈的力量。尤為難得的是,這種力量的形成與投射,又是以極富修養與底蘊的前提與碑帖般的功底來達到的。

看點

影片以現代派的鋼琴實驗彈奏,配以節奏強烈的交響樂團的打擊樂器所形成的聲響氛圍,為情緒基調與總體背景色調,與此同時,穿插男女聲的冷峻而哀絕的敘述與朗誦,從而與前衛派的音樂一道形成一種極具刺激性與衝擊力的聲響。這種聲響隨著情緒的遞進偶爾還糅雜有自然音效的元素——比如德國空軍史圖卡轟炸機俯衝轟炸時的恐怖音效,多維音色與元素交織並進的前衛背景配樂與情緒氛圍,既折射著強烈的時代表情,在聽覺上又讓人在迷狂不已的同時而毛骨悚然、驚悸不已!

表面上看來,《格爾尼卡》的畫作及其電影所敘述的,是二戰前夜的一次個別性事件,而實際上,這作品所指涉的,則完全是整個20世紀人類歷史的總體性圖景——一種噩夢性的充滿了無聲的尖叫動態與無助的掙扎慘象的、黑白色調的歷史圖景!

在此幕令人心悸、惶惑而驚悚的圖景中,戰爭場面與殺戮場景成了整個世界圖景的核心所在。在一個世紀裡,相繼發生了兩次慘絕人寰的、相互屠殺的世界大戰,接踵而至的,又是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令世人噩夢重重、毛骨悚然的冷戰,繼而又是後冷戰時代。這種歷史情形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一定是史無前例的,它是整個文明史的一大反諷,並以鐵的史實粉碎了一直以來關於進步與進化的自我麻醉的文化幻象,使劫後餘生的我們對迄今為止的一切價值與存在,都不得不做出深刻反省與批判。

當然,這種反省與批判最遲從《格爾尼卡》時代就已經在深入地進行了,只是這種人文色彩、哲學反思與文化批判沒有辦法進入政策層面與政治維度。在這個意義上講,人文色彩、哲學反思與文化批判雖然素來是偉大而富於前瞻性的,但卻又是無助而弱不禁風的。它們一直冷寂地處在某個邊緣維度,在自生自滅著,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格爾尼卡》所指涉的充滿殺戮的時代政治,並不僅包括熱戰、冷戰、高強度衝突與低烈度衝突,同時還包括二元對立所潛含的戰爭狀態及一切形式的對立性存在所潛含的戰爭狀態。在這個意義上講,作為對世界之存在本質的一種血淋淋的直擊、揭露、控訴與批判性反思,電影《格爾尼卡》連同這幅不朽繪畫名作對時代與心靈所產生的雙重投射效應,將是具有持久震盪效果與可能的。

影評

電影短片《格爾尼卡》電影短片《格爾尼卡》

立意甚好,節奏控制得當,平實的畫外音更具有力量。

與許多電影不同的是,精確性與確真度構成著阿倫·雷乃電影語言的一大表征,其審美視角與畫面構成,毋寧說往往都是一種雕塑級的水平。當這種要求極為嚴格、極為精準的畫面與所傳達的優秀神髓相結合時,便能賦予電影以令人心動的魅力,比如《去年在馬里昂巴德》與《格爾尼卡》兩片即如此;當然,當傳達的是一種接近庸俗之物的時候,阿倫·雷乃的電影語言也拯救不了自己,其電影也會自行墜下神壇,而化為一種無聊之物,像《廣島之戀》及《史塔維斯基》(一部與貝爾蒙多合作的影片)等即如此。

鑒於本書是一部旨在探討戰爭與電影的書籍,故此,本文將只對《格爾尼卡》這部影片予以解讀與剖析。

1936年10月,西班牙爆發了內戰,前衛藝術家、時代的弄潮兒巴勃羅·畢卡索迎著時代風浪而英勇無畏地站在了共和派的一邊,這是他生平第一次捲入政治漩渦。同時,剛剛創立了閃電戰理論的納粹德國空軍,為了一試牛刀,檢驗其作戰理論,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到了西班牙內戰的行列。1937年4月26日,納粹德國的現代化空軍,對西班牙馬斯克省的格爾尼卡小鎮,實施了三個半小時極為飽和的狂轟濫炸,結果造成了1654名平民喪生、889名平民被炸傷的舉世震驚的悲劇。另外,格爾尼卡70%的建築物也灰飛煙滅,惟有那棵標誌性的古橡樹其後仍屹立於消逝的風景。對於此前沒有遭受過什麼重大現代戰爭破壞的西班牙,以及對於像畢卡索這樣的某些時候十分純粹的藝術家來講,格爾尼卡的慘象簡直就如人間地獄!置身於巴黎前衛文化界與藝術界的畢卡索聞知這一噩耗後義憤填膺,當即決定要投入自己的戰鬥:拿起畫筆,刻寫下這一出人間悲劇,以表達對戰爭,特別是即將到來的世界大戰的恐怖感受與憤怒控訴。

調子陰暗、情緒驚恐而分裂、畫面破碎並充滿著強烈悽厲感與爆炸性的《格爾尼卡》,基本上沿襲了畢卡索所慣用的立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鑒於此作是一幅尺幅很大(長7.625米,高3.35米)的巨作,表達的又是在當時令舉世惶恐不安的戰爭主題,故此作一向被認為是畢卡索生平最有力量的作品,最具震撼力的作品,最富激情性與戲劇性的作品,從而由於將立體主義風格精神發揮到了前所未有的顛覆性程度,且表達的主題又是直指時代政治的鮮明主題,而使畢卡索由此得以真正進入大師的行列。

如果說,表現花街柳巷怪異妓女——一種惡之花與花之惡錯位性交織之主題的《亞威儂少女》開創了立體主義之先河的話,那么,表現死亡、驚恐、戰慄、悽厲與噩夢的20世紀上半葉最突出的時空畫面及其心靈印象的《格爾尼卡》,則是借著戰火涌動不息的黑潮,將立體主義這一創作流派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如果說《亞威儂少女》旨在以譁眾取寵、故作顛覆姿態而取勝的話,那么,《格爾尼卡》則是旨在以有血有肉的內容,以藝術家的良知、政治激情與時代使命而使其駐留於藝術長廊的。

真正的藝術家、詩人,素來就是其所處時代的最敏感者,或曰他們素來就是其所處時代的第一感應者。這種極度的敏感與感應一般不是靠知識、經驗、邏輯推演而得來的,而往往是緣出於一種異乎尋常的、甚至是帶著某種神秘傾向的直覺。正是這種神秘直覺常常能夠穿透層層表象而涉入縱深維度,以至於可以使其洞悉時代的風雲,預言社會的走向,捕捉精神的坐標,截獲神祗的訊息。亦可曰,藝術家、詩人素來是靠身體與神經而不靠知識與經驗發話的人,簡言之,藝術家、詩人就是身體與神經的代言人,正是他們使與生俱來卻又被久已遺忘的千姿百態的軀體得以盈活、千差萬別的神經得以斑斕生輝、千鍾風情的生命狀態得以詩意盎然!藝術家、詩人就是感應者;藝術家、詩人就是反應者;藝術家、詩人就是預言者;藝術家、詩人就是行動者;藝術家、詩人就是軀體解放者、意識映現者、思想撞擊者、理念對位者。這種令人心潮澎湃的情形不僅體現於詩歌、音樂、舞蹈、繪畫等領域,也綻現於戲劇與電影等領域,電影領域的大師級人物、法國左岸派電影運動的領袖阿倫·雷乃即如此。

緣起於畢卡索的同名美術作品的電影《格爾尼卡》,是世界電影史上最先鋒、最具顛覆性與衝擊力的幾部作品之一,其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大致與取材於雨果詩歌作品的浪漫主義音樂領袖李斯特的交響詩《馬捷帕》在音樂史上的地位,以及與緣起於尼采思想的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音樂史上的地位相當。與畢卡索原作的絕望性陰鬱色調相似,《格爾尼卡》是一部單色調的黑白電影,在這部僅有14分鐘長度和容量的電影中,阿倫·雷乃一改《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的那種貴族氣質與迷幻格調,而將一種後現代主義與後野獸主義的極端分裂、不羈、瘋癲而迷狂的精神狀態發揮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發揮到了駭人的程度!

油畫

油畫《格爾尼卡》油畫《格爾尼卡》

基本信息

《格爾尼卡》,畢卡索作,1937年,布面油畫,349.3×776.6厘米,索菲亞皇后博物館藏。

作品以強音奏出了悲愴曲,在西方繪畫史上第一次單純的以造型標註經歷過的事件,並使我們感到極端的恐懼。我們看到悲劇與詼諧,挖苦與憐憫,生命的顫動與死亡的靜止。作品充分表現了法西斯暴行的殘酷和人民受難的痛苦。

簡介

油畫《格爾尼卡》,是立體主義的領導人畢卡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是表現戰爭題材且具有紀念意義的作品。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納粹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卡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譴責和抗議。畢卡索他那潛在的變現主義再次迸發出來,線條扭曲著,膨脹著,激情在奔騰馳騁,這便是《格爾尼卡》。

創作背景

西班牙傑出畫家、法國現代畫派的主要代表畢卡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一個圖畫教師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畫比較寫實,繪畫的主題主要是對乞丐、流浪藝人、演馬戲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後來他從形式上求奇異,成了立體派的代表人物。所謂立體派,是把物體分割成各種幾何形體,然後再重疊、堆砌在一個平面的畫幅上,因此完全改變了物體原有的形態,他創作的油畫《格爾尼卡》就是他的代表作。

1937年4月26日,那本應該是“人間四月天”,德國法西斯空軍恣意轟炸了西班牙歷史名城——風光旖旎的小鎮格爾尼卡,當時恰逢集市,2000名無辜平民喪生,格爾尼卡被夷為平地。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畢卡索。

憤怒的畫家畢卡索,揮筆創作了大型油畫《格爾尼卡》。七十年過去,這幅傑作已經成為警示戰爭災難的文化符號之一,也使格爾尼卡的悲劇永遠留在了人類傷痕累累的記憶中。

畫面里沒有飛機,沒有炸彈,卻聚集了殘暴、恐怖、痛苦、絕望、死亡和吶喊。被踐踏的鮮花、斷裂的肢體,號啕大哭的母親、仰天狂叫的求救,斷臂倒地的男子、瀕死長嘶的馬匹……這是對法西斯暴行的無聲控訴,撕裂長空。畫家以半抽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逾時空的形象組合,打破了空間界限,蘊含了憤懣的抗議,成就了史詩的悲壯;在支離破碎的黑白灰色塊中,散發著無盡的陰鬱、恐懼,折射出畫家對人類苦難的強大悲憫。

面對痛徹心扉的人間慘劇,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反應,格爾尼卡被法西斯空軍轟炸,就是給了藝術家們一道無聲的考題。有沒有慈悲的情懷,就是能不能觸動心靈創作的前提。畢卡索說:“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當時僑居巴黎的畢卡索,受西班牙政府委託,正準備為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繪畫作品。德軍轟炸格爾尼卡的訊息傳來,畢卡索震怒了,他就以格爾尼卡被轟炸為題材,依他所想來為西班牙館作畫,將法西斯慘無人道的罪行徹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藝術的創作者,是必須悟透藝術真諦的。就像中國漫畫家豐子愷所說的:藝術不是技巧的事業,而是心靈的事業。

《格爾尼卡》問世後,曾在一些國家展出,受到愛好和平者的高度評價,畢卡索也因此備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格爾尼卡》無法在畫家的祖國展出。直到1981年,《格爾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實現了畢卡索的遺願。在巴黎畢卡索藝術館,曾發生了一件小事:一天,一些德國軍人來此參觀,畢卡索發給他們每人一幅《格爾尼卡》的複製品。一名軍官問畢卡索:“這是您的傑作嗎?”畢卡索回答:“不,這是你們的傑作!”

戰爭結束後,他以法國抵抗運動戰士的榮譽參加了戰後第一次美展,並於1944年加入法國共產黨。以後,他又參加保衛和平運動,為世界和平大會創作了宣傳畫《和平鴿》。畢卡索為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付出了畢生的努力。

畫作賞析

畢卡索雖然熱衷於前衛藝術創新,然而卻並不放棄對現實的表現,他說:“我不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我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我總是待在現實的真實情況之中。”這或許也是他選擇畫《格爾尼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畫的對於現實的表現,卻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他畫中那種豐富的象徵性,在普通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畢卡索自己曾解釋此畫圖像的象徵含義,稱公牛象徵殘暴,代表的是兇殘的德國和法西斯,受傷的馬象徵受難的西班牙,閃亮的燈火象徵著光明與希望……當然,畫中也有許多現實情景的描繪。畫的左邊,一個婦女懷抱死去的嬰兒仰天哭號,她的下方是一個手握鮮花與斷劍張臂倒地的士兵。畫的右邊,一個從樓上跳下來的人高舉雙手仰天尖叫,在他後面,是熊熊的火焰。離他不遠處,那個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樣地倉惶,以致她的後腿似乎跟不上而遠遠落在了身後。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難者的真實寫照。零亂的肢體從各個角度訴說著當時德國法西斯人性的殘忍

畫中的諸多圖像反映了畫家對於傳統繪畫因素的吸收。那個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圖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聖母像傳統;手持油燈的女人,使人聯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個高舉雙手仰天驚呼的形象,與戈雅畫中愛國者就義的身姿不無相似之處;而那個張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則似乎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某些戰爭畫中的形象,有著姻親關係。由此可以看出,畢卡索不僅是一位富於叛逆精神的大膽創新者,同時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傳統的藝術家。

乍看起來,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我們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然而,當我們細察此畫,卻發現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裡,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雖然諸多形象皆富於動感,可是它們的組構形式卻明顯流露出某種古典意味。我們看見,在畫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軸,恰好將整幅長條形畫面均分為兩個正方形。而畫面左右兩端的圖像又是那樣地相互平衡。可以說,這種所謂金字塔式的構圖,與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構圖,有著某種相似的特質。另外,全畫從左至右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突出顯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強調受傷掙扎的馬,其上方那盞耀眼的電燈看起來好似一隻驚恐、孤獨的眼睛;第三段,最顯眼的是那個舉著燈火從窗子裡伸出頭來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個雙臂伸向天空的驚恐的男子形象,一下於就把我們的視線吸引,其絕望的姿態使人過目難忘。畢卡索以這種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

在這裡,畢卡索仍然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不過,畫中那種剪貼的視覺效果,並不是以真正的剪貼手段來達到的,而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一塊疊著另一塊的“剪貼”圖形,僅限於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

《格爾尼卡》問世後,曾在一些國家展出,受到愛好和平者的高度評價,畢卡索也因此備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格爾尼卡》無法在畫家的祖國展出。直到1981年,《格爾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實現了畢卡索的遺願

這幅畫中給人印象深刻的“點燈眼”、和“比目牛”成為日後畢卡索的代表形象。

作者簡介

巴伯羅·畢卡索(PabloPicasso,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馬加拉,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卡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派及各種變異風格,都能在其作品中展現並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畢卡索最終成為立體主義畫派的開拓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